暑假刚过半
不少家长已捂着钱包哀嚎:
“这哪是放假啊
分明是启动了‘碎钞机’”
兴趣班、旅游、研学、
看牙、配眼镜、买衣服……
甚至是一日三餐
每笔支出都像在“碎钞”
有家长算账后竟发现
短短一个月
孩子的暑假花费已轻松破5万
比上学时翻了好几倍!
7月刚刚过去
花费已破五万
“不算不知道,一算吓一跳,没想到自己成了‘氪金家长’。”这几天,杭州妈妈程絮查看即将升初二的女儿小妍的暑假支付账单后,顿时倒吸一口冷气——短短一个多月,暑假花费已经超过5万元,比学期内直接翻N倍!
“我和孩子爸爸这个月的工资全部给娃都不够。” 程絮说,小妍一直跟着小区里的一位乒乓球教练学打球,价格“很有性价比”,上一次课180元,一对一,她一口气报20节课,一共3600元。“为运动买单,我是愿意的。”
由于要提前备战体育中考,程絮又趁着暑假给小妍报体能班,“主要是练体育中考几个项目,12次课一共3200元。”
程絮觉得小妍的几个体育中考项目不太强,需专业教练指导。第一期体能课结束,女儿体验感很不错,要求再报一期。“孩子喜欢,那就再报,一眨眼6400元蒸发了!”
付钱后,程絮深感肉痛,把已放进购物车好久的一条799元的连衣裙、一副300多元的耳钉,默默删了。
“我想逛街,女儿想看看动漫周边产品。”8月初,程絮还安排全家旅游。7天6晚的旅途,还没出发,一家三口的机票、酒店及部分景点预订、出行装备,已刷掉2万元。“我提醒女儿,到时候买周边产品悠着点,也不打算给自己买化妆品、衣服。”
7月底带女儿去看牙后,令程絮更纠结了。小妍的下门牙中线歪斜,医生抛出“灵魂选择题”——不整牙也可以,但如果想美观就要上牙套。“传统的钢牙矫正不好看,大概两万多;隐形牙套美观,要三四万元。”
除了整牙,程絮还担心暑假里尚未进行检查视力,“女儿有200多度的近视,也不知道现在度数有没有涨,如要换眼镜,普通眼镜六七百,OK镜直接破万元,离焦镜也要三四千元。”
程絮掰着手指算:“体育补弱、出门旅行、牙齿美容、视力防控,哪样能省?”看着支付宝账单在暑假不断飙升,她只庆幸自己没给孩子报游学营、艺术课、夏校等。
吃喝玩乐学,一样不能少
“钢琴集训7000元、游泳课2500元、网球课240元一次、英语课一周320元、夏令营4000元……”
另一位妈妈林莉的手机备忘录里,密密麻麻记满二年级儿子的暑期开销清单,“现在真正体会到,暑假的小学生,简直就是‘碎钞机Pro Max版’。”
记者采访发现
运动类兴趣班支出
是不少学生家庭的重头
就拿林莉家来说,这个暑假,不仅有2500元的游泳课,还有每周都有的网球课,一次240元。“这还没算上装备更新,添置泳镜、速干衣等。”
徐颖家的运动账单更可观。她说,孩子很爱运动,暑假加了两门球类培训班,乒乓球是一对一,5000元20节课,羽毛球是一对三,一期课程2500元,算上之前已经付款的体能课和游泳课,轻松破万。
如果说运动是“碎钞”主力
那各类考级就是“碎钞加速器”
林莉的儿子正在准备钢琴考级,考前集训直接花掉7000元。另外,儿子还参加了夏令营,一期4000元。
不少家长发现
更贵的课堂是“在路上”
读万卷书,不如行万里路,家长李帆给五年级的儿子报了西北研学团,8天行程1万多元。“包括看敦煌壁画,去卫星发射基地、茶卡盐湖等,虽然赶了点,但能和同龄人一起增长见识。总比在家刷电子产品强,我们也能喘口气。”李帆表示。
比起明码标价的各类研学
那些看不见的“小钱”
同样让家长头疼
家长方琴给记者算了一笔账,儿子每天上篮球课要买运动饮料,中午吃外卖,晚上游泳课前还要加餐,再加上水果、冷饮、零食,“再加上周末出去下馆子,光是‘吃’这一项,暑假的这个月就比读书时的一个月多花费近1500元。”
看来,这样的“暑假账单”
正在成为许多家庭的常态
体育补弱、学科培优、研学旅行
……
每一笔支出都似乎无懈可击
面对过于“碎钞”的暑假消费
是否应引发家深思——
忙碌、昂贵的课程
不等于有效的学习
孩子的成长需要留白
过度安排是否反而会抑制
其自主性和创造力?
对此,大家怎么看?
欢迎来评论区分享观点~
来源:新闻坊、钱江晚报·潮新闻、看看新闻Knews
编辑:李宁馨、陈晨